为切实做好2023-2024学年学生资助工作,现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压实学生资助工作责任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要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是对学生资助工作作出的新判断新要求,2023年“积极开展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已被列入安徽省50项民生实事之一。学校坚持将做好学生资助工作作为学校宣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宣传贯彻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资助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各项资助工作责任。
1.加强制度约束。严格遵照《安徽省学生资助资 金管理实施办法》(皖财教〔2023〕508号)要求,按照职责分工、对照资助范围和标准,不折不扣执行好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规范和加强学生资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学生资助工作顺利开展。
2.落实主体责任。学校切实履行学生资助工作的主体责任和法人责任,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明确部门责任,落实任务分工,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要执行好学生资助资金预算,确保各项资助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规范;用好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学生学籍和资助信息管理,录入、审核学生学籍信息和资助信息,确保数据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及时做好学生个人申请、评审(认定)、结果公示、资金发放及学生资助档案管理等工作,确保资助精准。
3.强化监督管理。学校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确保应助尽助;完善学生资助管理制度,确保各类资助项目实施程序规范;加强学生资助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专职资助工作人员,确保学生资助队伍人员稳定;加强业务培训,强化责任意识、规矩意识、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工作质量,确保资助工作人员懂政策、熟系统、精业务,资助工作管理规范。
二、精心组织实施,全面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
1.加强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学校将持续加强资助政策宣传和解读,牢牢把握招生时、报到时、毕业时三个关键时点,用好线上、线下两条宣传主线,开展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资助政策宣传。要积极开展好“资助圆梦皖美未来”资助育人主题活动,通过主流媒体、网络平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好资助育人典型和资助工作成效。要通过开设咨询电话等多种方式,及时回应学生及家长关切,积极有效做好学生资助舆情监控引导和应急处置工作。
2.确保绿色通道通畅。开学期间,简化报到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保护学生隐私,确保提出申请且符合条件的新生顺利入学、安心学习、正常生活。对符合免学(杂)费政策条件的学生,入学时直接免收其学(杂)费,不得“先收后退”。
3.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精准度。学校将充分发挥资助管理信息系统等载体作用,同时加强与民政、残联、乡村振兴等各部门间数据共享,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按照规定程序审核学生的申请信息,精准确定学生的困难等级。重点保障原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边缘易致贫家庭学生、突发严重困难家庭学生、城乡低保家庭学生、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孤儿、残疾、残疾人子女、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低保边缘家庭学生、支出型困难家庭学生和其他低收入家庭学生等特殊困难群体,对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突发严重困难家庭学生要摸清底数、主动资助。
4.做好各类奖助项目评审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成立评审领导小组、评审委员会,负责本校奖助项目评审工作,确保评审材料齐全、完备,评审程序严格、规范。评审结果在适当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长要符合相关文件要求。公示过程中特别注意尊重和保护学生个人隐私,不得公示学生身份证号码、家庭困难原因等敏感信息。如果对公示结果有任何异议,学校评审领导小组和评审委员会将会认真受理,并及时进行核查和答复。
三、加强系统应用,及时全面准确报送相关数据和材料
全面做好“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应用工作。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分别将秋季学期、春季学期资助情况填入系统,确保系统人数、项目、金额与实际发放情况一致,做到信息真实、准确、完整。要加强“学生资助办公系统”登录应用频率,通过数据化办公赋能业务管理,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和要求,及时准确报送相关材料。(秦丹丹)